撰文 / 竺諺民(《驚夢》演員、進念專業研習生)
前言:聯合藝術總監榮念曾獲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邀請參與第34屆「國際表演藝術圖書館、博物館與資料館協會」國際研討會(SIBMAS)。四天活動聚集來自世界各地圖書館、博物館及資料館的專家和從業員、表演藝術家、策展人、製作人、藝術行政人員和藝評人等,就「典藏構作」進行論文發表、個案研探及專題演講,讓與會者深入探討各自就表演藝術的保育、再現與詮釋。
榮念曾在專題演講中分享他對論壇主題「演藝保育、再現與詮釋」的關注和跨年代的經驗;探討記錄與創作的相互關係,以及利用記錄和創作進行評論的方法。榮氏以他過去五年持續發展的劇場作品《驚夢》作為案例,闡述記錄在創作中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分為上下部,旨在延伸演講的論述,從筆者協助榮念曾籌備專題演講的第一身經驗,以文章形式有效地回應主題——「保育、再現與詮釋」。
榮念曾以他的劇場作品《驚夢》為案例,在演講放映數段與作品有關的錄像藝術,分析作品記錄片段所組成的延伸創作,並作補充說明。
演講由演出序幕使用的影像素材開始:一段由榮念曾、黃志偉聯合創作的錄像藝術《尋找新中國》(2019) 。當中記錄了2019年香港的社會運動,由此延伸討論榮氏持續關注的命題-「記憶」,藉此回應當下的社會現象,通過重新審視歷史錄像來叩問、評論當下的社會禁忌。
他點出「夢」這個主題常被解讀為「被壓抑的記憶」,亦正好回應《驚夢》(取材自明朝劇作家湯顯祖1598年創作的《牡丹亭還魂記》第十齣〈驚夢〉)。湯顯祖的劇作在四百五十年前幾度被禁,甚至成為社會禁忌。
榮氏早在2021年的劇場作品《驚夢二三事》的創作筆記中,提及《驚夢》擁有的歷史脈絡,為我們提供當下隨意閱讀的機會及想像空間——劇場內外的花花草草、生生死死,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邀請觀眾在眾多符號及敍事空間當中直視劇場、邊緣及禁忌,直視《驚夢》當中偷窺及被偷窺的現場。
接著,榮念曾引用《驚夢》演出開場的兩張劇照:演員們坐在圍成半圓的椅子上、各自望向前方。隨著錄像的時間進程,演員從行動者或被觀看的角色逐步跨越成為與觀眾同場實時閱讀錄像的觀察者。在這裡,表演者的存在強調及深化了錄像的紀錄及評論意圖。
對此處理,榮氏指出開放藝術於紀錄和評論的空間及可能,如何啟迪、展望我們的未來。這同樣適用於參與《驚夢》的演員從排練、演出過程中累積的經驗,反思作為表演者時坐在不同位置,或轉換角度,跟錄像所討論到的「夢」與所經歷的社會禁忌產生聯繫。最終,為觀眾提供理解演出的線索。
前文提到「予評論於藝術」的創作理念常見在榮氏創作。跨領域團隊的交流、重視共同產生內容的過程,以及演員的排練工作坊,均是演出成品以外的重要部分。傳統意義上的分門別類和種種術語的運用,界限了我們對事物的理解。通過與作品互動的紀錄和評論,又可以為藝術帶來怎樣的生命力?
論壇上,榮念曾笑說自己既不是評論家,也不是檔案管理員;既不是專家,也不是通才。沒有既定身份反倒為他帶來靈活與自由度,讓他借助不同背景的團隊成員的力量提出問題,嘗試推動概念理解的種種可能。
榮氏在大學最初修讀的是數學、建築及城市設計。但是,他意識到跨領域的重要性,了解跨領域與創意及辯證的關係,因此在過去五十年,他一直積極參與各種藝術領域相關的創作工作。這不禁讓人思考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如何透過有自我意識的記錄和評論來推動創意,如何回應分類和術語帶來的局限,甚或導致創作團隊職位過度細分等問題。
繼續閲讀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