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竺谚民(《惊梦》演员、进念专业研习生)
前言:联合艺术总监荣念曾获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邀请参与第34届「国际表演艺术图书馆、博物馆与资料馆协会」国际研讨会(SIBMAS)。四天活动聚集来自世界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及资料馆的专家和从业员、表演艺术家、策展人、制作人、艺术行政人员和艺评人等,就「典藏构作」进行论文发表、个案研探及专题演讲,让与会者深入探讨各自就表演艺术的保育、再现与诠释。
荣念曾在专题演讲中分享他对论坛主题「演艺保育、再现与诠释」的关注和跨年代的经验;探讨记录与创作的相互关系,以及利用记录和创作进行评论的方法。荣氏以他过去五年持续发展的剧场作品《惊梦》作为案例,阐述记录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分为上下部,旨在延伸演讲的论述,从笔者协助荣念曾筹备专题演讲的第一身经验,以文章形式有效地回应主题——「保育、再现与诠释」。
荣念曾以他的剧场作品《惊梦》为案例,在演讲放映数段与作品有关的录像艺术,分析作品记录片段所组成的延伸创作,并作补充说明。
演讲由演出序幕使用的影像素材开始:一段由荣念曾、黄志伟联合创作的录像艺术《寻找新中国》(2019) 。当中记录了2019年香港的社会运动,由此延伸讨论荣氏持续关注的命题-「记忆」,借此回应当下的社会现象,通过重新审视历史录像来叩问、评论当下的社会禁忌。
他点出「梦」这个主题常被解读为「被压抑的记忆」,亦正好回应《惊梦》(取材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1598年创作的《牡丹亭还魂记》第十出〈惊梦〉) 。汤显祖的剧作在四百五十年前几度被禁,甚至成为社会禁忌。
荣氏早在2021年的剧场作品《惊梦二三事》的创作笔记中,提及《惊梦》拥有的历史脉络,为我们提供当下随意阅读的机会及想像空间——剧场内外的花花草草、生生死死,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邀请观众在众多符号及叙事空间当中直视剧场、边缘及禁忌,直视《惊梦》当中偷窥及被偷窥的现场。
接着,荣念曾引用《惊梦》演出开场的两张剧照:演员们坐在围成半圆的椅子上、各自望向前方。随著录像的时间进程,演员从行动者或被观看的角色逐步跨越成为与观众同场实时阅读录像的观察者。在这里,表演者的存在强调及深化了录像的纪录及评论意图。
对此处理,荣氏指出开放艺术于纪录和评论的空间及可能,如何启迪、展望我们的未来。这同样适用于参与《惊梦》的演员从排练、演出过程中累积的经验,反思作为表演者时坐在不同位置,或转换角度,跟录像所讨论到的「梦」与所经历的社会禁忌产生联系。最终,为观众提供理解演出的线索。
前文提到「予评论于艺术」的创作理念常见在荣氏创作。跨领域团队的交流、重视共同产生内容的过程,以及演员的排练工作坊,均是演出成品以外的重要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分门别类和种种术语的运用,界限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通过与作品互动的纪录和评论,又可以为艺术带来怎样的生命力?
論壇上,榮念曾笑說自己既不是評論家,也不是檔案管理員;既不是專家,也不是通才。沒有既定身份反倒為他帶來靈活與自由度,讓他借助不同背景的團隊成員的力量提出問題,嘗試推動概念理解的種種可能。
荣氏在大学最初修读的是数学、建筑及城市设计。但是,他意识到跨领域的重要性,了解跨领域与创意及辩证的关系,因此在过去五十年,他一直积极参与各种艺术领域相关的创作工作。这不禁让人思考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如何透过有自我意识的记录和评论来推动创意,如何回应分类和术语带来的局限,甚或导致创作团队职位过度细分等问题。
继续阅读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