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進念聯合藝術總監榮念曾來說,每一個中文字,就是一個符號,一個聲音,不同的字組成成語,不同的成語組合也成為思考文本的開始。1960年代開始,榮氏遠赴美國進行創作發展,在全新的語言環境和創作探索中,以第三者的視角對中國文化再次入門,投入了對於成語不間斷的學習探索,將其融入創作。
90年代到今天,榮氏創作了5套成語遊戲的卡牌,前面四套每套都有64張卡片,每張卡片都印上了四字成語。六十四張卡片,與《易經》的64卦相互呼應,被榮氏稱為「遊戲」,逐漸演變成占卜和算命的遊戲概念。
第一套卡片靈感來自《天天向上》的漫畫。 根據「天天向上」頭兩個字為疊字的成語特性,榮氏繼續選擇了同類疊字的成語和俚語印在每張卡牌上,比如「好好學習」、「津津有味」、「夜夜笙歌」等等。而特別的煙盒包裝靈感,榮氏分享到,「香菸令人上癮,好像用煙盒做包裝也不錯」。
► 了解《天天向上》創作理念
第二套卡片的靈感來自《石頭記》。 「石頭記的文字中有兩句我覺得是蠻有意思的—『莫失莫忘』、『不離不棄』。」這個成語結構也啟發了榮氏創作第二套卡片系列《石頭記》,當中的成語包括 :憂國憂民、綱上線、惡報、欲仙欲死等等。 這些成語出現在日後的創作中,成為了榮氏對歷史影像記錄的註腳。
第三套卡片《天天知道》配合了華盛頓史密松學院「天天向上」牌樓裝置計劃,一套以「天」開頭的成語鑲在花牌上,出現在美國華盛頓獨立廣場。 這些卡片也採用了雙語方式呈現出來,成為文化交流的工具。
第四套卡片是《心經》,是榮氏向他的心臟開刀手術主治魏醫師的致敬。 這套以「心」為主的卡片,採用了全部都有「心」字的成語,也成為了占卜的獨特溝通遊戲。
第五套卡片《口頭禪》,是榮氏最新創作,首次將卡片數量由64張變成52張。 這些卡片上印的,都是有口字的成語,例如「口是心非」、「禍從口出」;卡片的背面印上放大的口子邊感嘆詞,如「餵」、「哈」等,13種感嘆也成為獨立的風景。
榮氏的創作是為了玩,也是為了學習,他也沒想過要將其變成商品,或宣傳什麼大道理。 但這些卡片在逐漸發展中也漸漸有了生命了,像是由文化生出神經網絡,在交錯生長中融入更多環境,對不同的文化做出回應。 這種生命,源源不絕,自由狂野。
榮氏第五組卡片《口頭禪》現已上線進念購票平台,歡迎點擊連結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