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hatGPT等新模型引起了熱潮,很多人驚嘆AI科技的發展。誠然,在寫作上,AI有人類無法比擬的潛力。
首先是數據儲備。AI模型都是通過大量的資料,包括文學作品進行訓練的,因此AI模型的資料庫當中有大量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模型儲備。這個儲備量是任何一個普通人窮盡一生學習都無法獲得的記憶量。
其次是聯想能力,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基於資料所進行的預測。生物學家傑羅姆·萊特文(Jerome Lettvin)有一個著名的祖母細胞理論:在人腦中存在一個或一組神經細胞,當某些特定的概念——比如你的祖母頭像出現時,這個或這組細胞就會啟動從而產生相關的概念。聯想心理學認為這個思維就是聯想。既然AI擁有人類無法比擬的記憶量,那其聯想的可能性就會遠遠大於人類。
還有一點,就是我稱之為「無意圖性」。創作意圖是意義創造和作品解讀當中的重要課題,幾乎所有創作者的創作活動都是有目的、有動機的行為。傳統文學理論非常看重意圖在文學意義生成和解讀中的地位。它從創作心理入手,把意圖看成先於作品的創作設想或目的。但是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顯:意圖性也可能局限了創作的可能性,使得創作變得「主題先行」。達到某種程度的「無意圖性」是很多藝術家試圖達到的最佳狀態。
AI有沒有創作意圖?如果只是基於數據的儲備、通過計算而產生聯想,從而產生隨機的內容,那麼AI的創作,也許比人類創作者更加趨向無意圖性的創作。這種無意圖性,恰恰是激發創造性思維非常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