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南音粵劇

《頂頭鎚》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2025.11.10-16
  • 詳情即將公佈,密切留意!

實驗南音粵劇

《頂頭鎚》

陳敢權原著劇本改編

進念向經典致敬 全新演繹香港大型原創音樂劇《頂頭鎚》

足球×藝術科技×粵劇

 

1936 年夏天,中國足球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成員大部份來自香港。亞洲球王李惠堂帶領一班大坑老圍小漁村的街坊波友,與中國球員組成國家隊,走訪東南亞展開亞洲巡迴友誼賽,屢創佳績。

 

面對國難與戰爭、國族與階級矛盾、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城市和社區的變遷,球會缺乏經費……一班熱血青年在綠茵場上,施展看家本領「頂頭鎚」,從逆境中頂硬上,最終躋身德國柏林奧運,為國爭光,成為第一隊登上國際舞台的中國國家足球隊!

 

一個頂十個 締造香港綠茵傳奇!

  • 創作團隊

    +-

    • 原著劇本 / 戲劇顧問

      陳敢權

    • 監製

      陳善之

    • 導演 / 改編

      胡恩威

    • 南音 / 作曲

      楊健平

    • 音樂總監

      陳浩峰

  • 得獎音樂劇改編

    +-

    榮獲香港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製作的經典音樂劇《頂頭鎚》,2008 年由香港話劇團藝術桂冠導演陳敢權編導,感動無數觀眾。

     

    2025 年,進念.二十面體將帶來全新改編版本,跨越舞台界限,融合藝術科技與粵劇精髓,再度點燃足球熱情!

  • 廣東足球先驅史實

    +-

    1936 年柏林奧運會中英戰前,中國隊合影,前排中為李惠堂。

     

    音樂劇《頂頭鎚》的故事靈感源自 1936 年中國足球代表隊遠赴德國柏林,參與第十一屆奧運會的歷史事件。當年,由傳奇球員李惠堂擔任隊長的中國足球代表隊,集合了來自各地的足球精英,當中以廣東籍球員為骨幹,包括黃紀良、譚江柏、梁樹棠等多位名將。

     

    為了籌集前往柏林的經費,並提升球隊的實戰能力,代表隊在出征前進行了一系列南洋巡迴賽。他們先後到訪越南、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及印度等多個國家,於二十七場比賽中展現精湛球技,除四場打成平手外,其餘賽事皆獲全勝,更成功為其他中國奧運代表團籌集經費,為當時的中國體育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 劇季簡介

    +-

    2025 年,進念劇季以「香港式實驗」為主題,利用創新藝術科技,結合傳統話劇、廣東粵曲、南音和京崑戲曲,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賞體驗。

     

    邁入創團第 43 年,回顧過往,進念在不同年代皆堅持進行多樣「實驗」,這些實驗與藝術、科技、傳統、文化和社會緊密相連。在全球及中國邁入人工智能與全景聲科技的時代,我們透過實驗創新,以多元手法訴說香港故事。

     

    了解更多

  • 細則

    +-

    進念.二十面體保留更改節目內容、表演者及座位編排的一切最終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