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念於 2022 劇季「進念四十未來」中,將推理作家陳浩基的獲獎作品《13.67》改編為同名劇場作品,以多元舞台藝術形式重新演繹。此劇廣受好評,2023 年於香港文化中心劇場重演,並於 2024 年 2 月受邀參與新加坡華藝節,首度登上濱海藝術中心舞台。
2025年,進念將帶來全新陣容及視覺效果設計的《13.67》2.0!入場前,讓我們先了解五個關於《13.67》的小知識!
「13.67」,不是像 π 一樣的數學常數,也不是密室逃脫最後一關的密碼。它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神秘,而只是單純說出了「2013 年」和「1967 年」兩個年份,以及這五十多年間的六個故事。你又可能會問:「為甚麼不是《67.13》?誰會說 2013 年至 1967 年這麼奇怪?」
先賣個關子,胡恩威推理劇場《13.67》或許能夠解答到你的疑問。
陳浩基笑言「作家是一個不斷講大話的人」,但他筆下記敘的六個香港時代社會景象,大多都有對應現實,沙士、六七暴動、「香港三大賊王」等名人大事,都融入成為其筆下的情節,虛實交替,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就靜待你們來發掘了。
看不懂的朋友,恭喜你,你足夠年輕。看得懂的朋友,也恭喜你,你從八十年代磕磕絆絆熬到現在。
這是「Call機」(傳呼機)的留言,為七十、八十年代普及的通訊方式。此外,書中不同章節也隨著時代變更,出現了不同的傳播媒介,如電影、收音機等。導演胡恩威這次把作品搬演舞台,將會實驗以不同時期的藝術形式和電影手法,為大家營造一個聲影舞台實驗故事小說空間。
跟你說句悄悄話,陳浩基不喜歡使用最新的社交媒體,現在仍然堅持以電郵與人聯絡。
讀者看小說時也許會在自己腦海世界中建構故事的畫面,甚至替人物配上了一首首的配樂。作者也一樣,創作《13.67》前選好要聽的歌單,歌單中大多是純音樂,寫靈異故事時會聽《午夜凶鈴》的原聲音樂,刻畫角色情感時會聽古典音樂。其短篇小說《第歐根尼變奏曲》,更為每個篇章配樂,讓讀者可以驗證自己與作者是否有「心靈感應」。
《13.67》聯合音樂總監陳浩峰透露這次演出的音樂將會參考不同年代的流行音樂,從六、七十年代的時代曲,到九十年代的廣東歌都會涉獵。浩峰亦分享了啟發其靈感的對象,正是有「華語流行音樂先驅」之稱的鄧麗君。不知道大家到時候會不會在演出中,找到這些歌曲的影子呢?
進念多年來都致力改編中、外文學及歷史、宗教哲學經典,以全新角度演繹精選名作,包括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多媒體音樂話劇《半生緣》和《紅玫瑰白玫瑰》;將黃仁宇原著改編的大歷史話劇《萬曆十五年》;以史景遷教授原著作藍本改編的七幕多媒體歌劇《利瑪竇的記憶宮殿》等等。
2022 年的進念四十未來劇季挑選了香港推理小說大師陳浩基的《13.67》,作為重構經典系列的最新作品。《13.67》獲獎無數,更是日本「週刊文春推理Best 10(海外部門)」及「本格推理 Best 10(海外部門)」兩大推理排行榜冠軍,同時賣出英、美、法、德、義、日、韓等12國版權,王家衛甚至準備將其翻拍成電影。作者陳浩基更被譽為「華文推理第一人」,令香港的推理小說重新受到矚目,可謂是揚威海外。
有趣的是,作者雖在香港土生土長,卻在台灣文壇發跡,當中功不可沒的正是他筆下描寫的香港文化。他以六個本格推理故事碎片,拼湊出香港五十多年來的社會面貌變化,也是本作吸引之處。透過這個演出,希望大家能細細咀嚼箇中巧妙,品嚐香港數十年來的苦與甜。
學生場:2025.5.29 – 30(四 – 五)下午 3 時
尖沙咀文化中心
2024.2.16(五)下午 8 時 2024.2.17(六)下午 3、8 時
濱海藝術中心新電信水濱劇院
2023.9.22-10.1
學生場:2023.9.25-28(一至四)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22.9.23-25(五至日)
學生場:2022.9.26-27(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