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观赏《13.67》2.0。入场前,您将会收到一组随机塔罗牌,说不定其中一张就藏着「进念文旅地图:香港式体验券」。如果您抽中了,别犹豫,演出后凭券到前台的「香港式体验」摊位,马上就可以随机换领精选商品兑换券或优惠券!
欢迎于演出后填写问卷留下您的意见,完成后可到前台领取小礼物一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文:胡恩威(写于 2025 年 5 月 19 日)
那时,我们尚蒙着半张脸。剧场裏坐着的,是一具具被口罩切割过的躯体,眼睛却格外明亮。我们便想出个法子,将声音预先藏进机器裏,待到演出时,竟也活了过来,在观众耳畔低语,彷彿演员真的在台上吐着词句。人却是不出声的,只消动动嘴唇,扭扭身子,便算演了一齣戏。
今次重演,感谢陈善之(编按:着名电影策划、监製及经理人)推荐黄安晴,我们方可邀请到安晴这位粤剧基本功扎实的年轻演员加入。她那身段一摆,眼神一递,便将传统戏曲的韵致带了进来,与 David(杨永德)、阿拼(翁炜桐),Carson(锺家诚)这些进念的老搭档碰撞出别样火花。说来也奇妙,David 他们与我合作经年,彼此一个眼色便知心意,偏偏今次排这齣戏时,我们都在尝试着新鲜演法。安晴的加入,教我们这些「老油条」重新审视起表演的本源来。
广府话演戏,最是妙不可言。它可如机关枪般连珠爆发,噼里啪啦炸得满堂喝彩;又能慢条斯理,将每个字在唇齿间细细研磨把剧本每一个字咬出来,咬字咬字,教人听得字字入心。这样收放自如的语言,拿来作戏文,简直妙趣横生。我们的演员深谙此道,时而将台词念得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又拖长了腔调,把每个字都咬得稜角分明。
疫病最是奇妙,它教人与机器愈来愈亲近了。方寸屏幕成了窗子,透过它看世界,却愈来愈看不清了。而今疫气渐消,人们又鱼贯而入剧场,重新学习如何用肉眼观看,用耳朵倾听。
剧场终究是神奇的。纵有万千科技加身,它兀自挺立着。人终归要触碰实在的空间,屏上的光影不过是扁平的幻象。即便戴上「VR头套」,终究摸不着戏裏的悲欢。于是问题便来了:如何教这些冰冷的机器在剧场裏活过来?这才刚开了个头。
科技向来爱往游乐园裏鑽,那裏有的是金山银海堆砌。三五分钟的刺激过后,便什麽也不剩了。剧场却不同,它要人坐定两三个时辰,眼耳心神俱要伺候妥帖。现下可看的东西太多,剧场若不改头换面,只怕要沦为老古董了。
《13.67》这本小说,骨子裏淌着大历史的血。作者想必读过黄仁宇那本《万曆十五年》,开场便学了他的腔调。我排戏时,总想着如何在舞台上搭起历史的骨架。剧场不止能娱人,更能育人——自然是最浅显的那等教育。若要深入,还得靠个人去啃书本。便是有了那「人工智能」,肚裏没些墨水,也辨不出它吐的是珍珠还是秕糠。
十年后,人与机器怕是要换个活法。人会否因着机器而愈来发蠢笨?抑或机器反叫人得了闲,去做些有意思的勾当?何谓有意思?钱财可是终极?科技愈发达,贫富愈悬殊,待到连消费者都消尽了,这些发明又有何用?这便是根本问题。
我们日渐淼小,化作流量裏的一个数字。我们在虚拟裏讨生活,知识来得太易。这样下去,人将成何物?我们的忧虑是否已是陈腐?《13.67》裏有一场讲传呼机的戏,恰恰道破了科技与社会的纠缠——它们原是互相餵养的。
科技离不得社会,社会也离不得科技,这便是当下的宿命。我们这次重排《13.67》,在疫后的光景裏,往戏裏又添了些科技的佐料。演员在我设计的方寸之地,用身子说着故事。
变革就在鼻尖前。香港人涌向深圳的景象,不过是其中一瞥。看过《13.67》,或能明白大历史的眼光——故事总有前因后果,不能单摘一段来说。香港人须知道自己的来路,方能看清去途。历史从不孤立,它是一条绵延不绝的线,而我们,不过是线上的几个墨点罢了。
不曾触碰推理题材的进念.二十面体,近日把陈浩基著名推理小说《13.67》,搬上舞台,配合各种影像、声境效果,探寻香港大历史,既让小说读者耳目一新,也叫没看书的观众,体验不一样的推理剧场。
《13.67》导演、联合剧本改编胡恩威,于中学时代特别爱读推理小说,他说,那个年头的出版社,推出了大量翻译书目,加上不少相关日本影视作品,让他涉猎甚广,「推理作品永远都有人做,但应该开发更多香港题材的作品。」一直想做推理剧场的他,读到近年大热且卖出英、美、法、德、日、韩等十二国版权的《13.67》,觉得有趣,认为是一本非典型的推理小说,「有些案件,是主角关振铎营造一些气氛,待罪犯掉进他设下的局。」此外,他觉得日式推理小说,常把人与人之间关係讲得很细,「但《13.67》的故事结构,展开由 1967 年到 2013 年的大历史布局,颇为特别,我对此很有兴趣。」
胡恩威谈到当年的中港关係,他认为「许多人不知道为甚麽会发生某些事情、有何前因后果,对很多事情的认知,到底是客观事实,还是情绪主导?」
由六个故事组成的《13.67》,题材涉及六七暴动、廉政公署成立、「大圈帮」、大家族争产、香港回归等等,他不讳言「很香港」,「《13.67》通过关神探的经验,提供一些材料,让人了解香港历史,认识社会变迁。」因而引起他改编的兴趣。
《13.67》人物角色与场景不算複杂,胡恩威表示这本小说本身就很「舞台」,然而是次交到他手上改编,当然不会平铺直述,或纯粹以话剧形式演绎,他强调看书和看剧肯定是不一样的,否则观众就毋须走进剧院,「以剧场的形式去呈现,一定有其特色,譬如影像、声音、空间,看书则全凭读者的想像力。」《13.67》六个故事各有重心,他把当中的概念抽取出来,转化成舞台经验,「有没有看书都好,来看剧场,都没问题。」
进念的《13.67》,除了戏剧、流行曲等元素,还由影像带动,包括沉浸式投影、漫画/图像小说等等,再配搭Soundscape沉浸式音效,叫观众宛如亲临悬疑现场,化身侦探,解构扑朔谜团。
环观香港戏剧界,推理剧场不是主流分类,胡恩威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本地缺乏合适的表演场地,未必有利营造推理剧场的气氛,「香港剧院要麽很大,要麽很小,一、二百座位的剧院不多。」比较之下,他指日本下北泽那些小剧场,多容纳一、二百位观众,便较好办,日本 TBS 也推出很多推理剧场,看准市场之馀,也有助训练台前幕后,另外上海的推理剧场也颇盛行。
他接着提到演员训练也很重要,因为推理剧场的演员需要某种功力,譬如语言能力、声綫表达等等,「推理剧场市场其实很大,但要有完整配套才能发展。」至于观众,「是培养出来的。」
除了《13.67》,胡恩威也有读陈浩基其他作品,称赞对方是一位很勤力的作者,能够「跑出」是好事,期望日后有更多本地年轻作家受到注目。事实上,就连王家卫都购下《13.67》电影版权,胡恩威坦言香港有不少题材很具潜力,可以发展成有趣味性的艺术作品或娱乐产品,包括侦探、推理作品,希望大家不必把艺术定形、娱乐固化,他们现通过《13.67》在剧场实验新意,鼓励观众持开放心态去尝试。
文:黄子翔
原文转载自星岛日报
进念于 25/26 剧季「香港式实验」中,继续跨界实验创作,其中有胡恩威和漫画家黎达达荣联手打造的剧场塔罗,把演出联想延伸至剧场以外。
在今年剧季四个演出项目当中,均配有其专属系列塔罗, 邀请您在观剧时展开一场意象对话。 静心观赏,您将发现塔罗的视觉语言,与舞台叙事奇妙地交集,为每次观剧带来独特的体会。诚邀您与亲友共赏进念剧季的不同演出,完整收藏七十八张塔罗卡,细味当中的实验性与艺术巧思。
胡恩威推理剧场《13.67》2.0 的观众,将获派发随机塔罗一组,体验剧场与塔罗的神奇力量,裏面还可能暗藏「香港式体验」的神秘线索!✨🔮
进念携手本地特色品牌,共同打造结合演出、艺术、饮食、导赏等面向的「进念文旅地图」,并提供精选优惠,为观众带来独一无二的「香港式体验」。进念剧场,不单是一场实验演出,更是认识香港的起点,带大家从艺术出发,连结饮食、导赏,多方位体验香港的地道文化。进念欢迎特色品牌的加入,与我们一起打造香港文化旅游新地标!如欲加入文化地图,请致电 2566 9696 或电邮至 info@zuni.org.hk。
胡恩威推理剧场《13.67》2.0 的观众,有机会透过现场派发之剧场塔罗组,获得「进念文旅地图:香港式体验券」一张,凭券可到位于前台的「香港式体验」摊位,随机换领精选商品兑换券或优惠券,一同于不同角度,体味香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祝大家好运!
📌 上水爆谷 — 焦糖味现炸爆谷一份
📌 百老汇电影中心 — 戏票赠券一张
📌 Grace Hoop — 笑口枣一份
📌 公和荳品厂 — 薑糖豆腐雪糕一杯
📌 麦子 — 啤酒一支
📌 天星小轮 — 乘搭往来中环或湾仔至尖沙咀单程航班一次
📌 大安茶氷厅 — 特色蛋挞一件
📌 Select 18 — 单次八五折购物优惠
《13.67》由导演胡恩威重新演绎香港推理作家陈浩基同名作品,观看演出或阅读小说之馀,不妨来一场「场景巡礼」,边行边看书中不同案件发生的真实地点。内文将介绍〈Borrowed Place〉绑架案和〈Borrowed Time〉爆炸案两条路线,走遍书中近二十个景点,体验主角争分夺秒的惊险旅程。
〈Borrowed Place〉绑架案路线:
楠氏大厦 → (油麻地果栏) → 乐香园咖啡室 → 皇后大道中 → 坚尼地城游泳池
〈Borrowed Place〉绑架案路线:
春园街 → 第一大茶楼 → 统一码头 → 佐敦道码头 → 九龙城码头 → 前皇家空军基地总部大楼
作词:林夕
作曲:陈小霞
编曲:陈伟文
原唱:王菲
作词:黄霑
作曲:刘家昌
原唱:关正杰
作词:卢国沾
作曲:小椋佳
编曲:Peter Kam
原唱:罗文
作词:钟晓阳
作曲:E Lecuona/J Cacavas
编曲:Terence Chan
原唱:梅艳芳
作词:陈少琪
作曲:Kohji Makaino
编曲:赵增熹
原唱:梅艳芳
作词、作曲:PSY、柳根亨
原唱:PSY
作词:左几
作曲:于粦
原唱:韦秀娴
作词:陈宏铭
作曲:陈宏铭
原唱:蔡琴
作词:林夕
作曲:陈辉阳@好好笑
编曲:陈辉阳@好好笑
原唱:杨千嬅
作词:刘美君
作曲:李世健
原唱:刘美君
作词:黄霑
作曲:黄霑
编曲:周启生
原唱:甄妮
原着:陈浩基
Ⓒ 陈浩基 经皇冠文化集团授权
导演、佈景及 Arts Tech 装置:胡恩威
剧本改编:胡恩威、锺家诚
音乐总监:陈浩峰、于逸尧
插画/连环图:黎达荣
创作演员:锺家诚^、黄安晴、杨永德^、翁炜桐(阿拼)^
创作统筹:陈浩峰
灯光设计:麦国辉
音响设计:夏恩蓓
影像:方晓丹、胡海瀚
服装设计:郑运莲
陈善之先生
林爽儿女士
Time Auction
总经理(节目):简溢雅
高级经理(製作及技术):周俊彦
技术统筹:施栋梁
执行舞台监督:陈斯琹
助理舞台监督:洪婉祯
排练助理:李嘉怡
影像 / 动画製作助理:汤舒婷
字幕及控制:陈安琪
声音剪接:苏家豪
录像助理/灯光操控:余沛豪
化妆:萧惠欣
发型:黄文珊
服装助理:陈伟儿
舞台助理:洪婉祯、陈健恒
动画製作执行:郭天阳
国际交流总监:黄裕伟
总经理(行政及财务):陈世明
行政经理:郑慧明
节目及艺术推广经理:吴梦珊
公关及宣传:黄伟国
节目助理:陆思伶
票务及数码推广:何彦羲
平面设计(宣传):郭健超
宣传摄影:Kim Hoo@easteighteen、李俊彦
剧照摄影:陈立怡、李俊彦、 成灏志、夏冬
拍摄记录:陈雪瑜
宣传设计执行:麦皓清
英文翻译(宣传):朱馥沛
宣传文字:赵嘉仪、梁卓琳、李航
前台义工:何思衡、陈晓余、湛珮仪、曹子悦、严晞彤、Hau Sze Wong、Nicole Wong、Tris Lo
创意总监:胡恩威
绘图:黎达荣
塔罗指导:梁冠丽
设计执行:张焯珩
于进念购票平台购买胡恩威推理剧场《13.67》2.0 正价门票的观众,在门票确认电邮中,已获发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八五折优惠码,详情可参阅电邮内容。优惠名额有限,额满即止!
五月亚洲巡演 九月香港载誉重演
叶童×黄德斌 两大影星再度合作併发更多火花
一宗意外 九段关係 可能比你想像中更荒诞
🗓️ 2025.9.4-7(四-日)
📍 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
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叶童、资深演员黄德斌领衔主演,导演胡恩威领航将艺术科技引入剧场。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改编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原着舞台剧《不可说》(经喻荣军本人授权),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奚仲文担任造型设计,联合着名电影监制陈善之担任监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