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環境保護署鄉郊保育資助計畫資助,進念.二十面體策畫,在荔枝窩鄉郊建造兒童合家歡遊戲劇場play theatre,運用Arts Tech沉浸式投影音響AR,以遊樂兒歌方式介紹荔枝窩的歷史、農耕文化、傳統二十四氣節、鄉郊生態環境和復耕過程,加上原創兒歌,讓孩子了解鄉郊和認識農作物和大自然。
節目密鑼緊鼓籌備中,進念的團隊已率先到訪荔枝窩作視察。齊來跟著演員阿拼的步伐,一齊來認識荔枝窩!Wow!
*封面航空攝影照片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提供
胡恩威
鄭炳鴻教授
黎達達榮
于逸堯孔奕佳陳浩峰
胡海瀚
楊永德鍾家誠黃偉國翁煒桐(阿拼)蘇楚欣
一說到離島一天遊,相信大家必定會聯想到長洲、南丫島、大澳這些慣常的熱門打卡勝地…查實香港這片瑰寶也隱藏了不少有趣的景點,今天即將為大家介紹其中一個親子樂逍遙的地方——荔枝窩。
荔枝窩,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面,鄰近船灣郊野公園及印洲塘海岸公園,屬香港國家地質公園,是舊時最大的客家村落,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保留著傳統客家文化的農村。
首先講講前往荔枝窩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乘坐渡輪或行山路。乘坐渡輪的話,可以先前往大學站,再步行15分鐘到馬料水碼頭3號梯階登船。每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才提供渡輪服務。這點務必要緊記喔!
開船時間:早上9時正(準時開出,大家請預留時間排隊上船) 回程時間:下午3時30分(為免對其他乘客造成不便,煩請大家預留時間回程) 船費 :單程$45/位;大小型犬隻$45/隻(導盲犬除外) 船程 :90分鐘
喜歡遠足的朋友們可以選擇行山路。由大埔墟火車站乘搭20R小巴出發到烏蛟騰,經三椏村前往荔枝窩,路程約2小時30分鐘。回程則可行山路到鹿頸,再轉乘其他接駁交通工具。
隨著沙頭角開放,遊客可以經本地旅行團,從沙頭角墟新碼頭乘船約二十分鐘前往荔枝窩,交通更為快捷方便。
說了那麼久,不如正式出發吧!上船一刻起,旅程經已開始。由窗邊觀看沿途景色,能夠看到整個馬鞍山沿岸及烏溪沙,大概一小時後,船隻將會稍作停留,讓大家欣賞佇立於海岸邊大名鼎鼎的鬼手岩,眼前受盡風化侵蝕的岩石,奇形怪狀,此刻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轉眼間,一個半小時間便抵達荔枝窩碼頭。「暖窩」牌坊的後面就是村內範圍,再向前步行約5分鐘左右便是荔枝窩廣場,偶爾在這裡會有售賣傳統客家美食的攤販,一嚐米通、茶粿等滋味。想輕鬆遊的話,可以先入村觀賞空心樹、風水林等幽靜綠化環境,站在此處能一眼飽覽整個荔枝窩村的全貌,俯瞰其建築設計及分佈。
從自然步道的末端,穿過西門,到達新娘潭路,沿途經過荷花池及水稻田,會遇上各色各樣的蝴蝶和蜻蜓,碰巧在適合的季節,也許會看到稻米或是波斯菊花海。前方是陂頭潭,有著樹蔭和流水聲伴隨著,大家可以在此乘涼,但切記要小心腳步,以免掉落水邊喔!據說一到五月,在此處能發現蜉蝣(Mayfly)的蹤影,十分罕見!休息夠後,再向前走會進入「隱山」,沿途滿是其他農夫的耕作物,如:肉薑、咖哩葉、洋甘菊、各種有機食用花及水果等。而在此處種植必需配合生態平衡,農夫要承諾不使用化學肥料或農藥,透過種植不同類型的作物做到互利共生,才能夠隨個人喜好種植不同的農作物。
如果想帶小朋友親親大自然,白花魚藤和紅樹林便是最佳之選。背向協天宮,沿著木板步道步行,能夠仔細地觀察濕地環境,動植物的生態系統。不規則的白花魚藤粗壯如巨蟒,攀附在樟樹與銀葉樹之間生長,在舊時農民會以含毒性的魚藤作農藥驅趕害蟲;於紅樹林一帶靜心觀察,除了觀賞一大片赤紅色的岩石景觀外,還有機會發現到彈塗魚和招潮蟹的活動。
邊走邊暢遊,說時遲那時快,是時候準備回程了!由紅樹林返回荔枝窩碼頭,需時大概十分鐘左右,因此計劃行程時,可自行分配景點的先後次序,以免錯過當中樂趣。
碼頭➔協天宮➔空心樹➔西門➔新娘潭路➔陂頭潭➔農田➔白花魚藤➔紅樹林➔碼頭 (若時間充裕,可步行到鄰近的梅子林村和蛤塘村,路程大概半小時左右。)
*備注: .衣著方面,可穿著輕便淺色的運動服,並配帶小毛巾; .可準備一些輕食、口立濕和自備飲用水; .可事前使用防曬產品及防蚊叮蟲咬的用品。
蘊藏豐富資源的荔枝窩,其生態環境吸引並孕育出不同的物種,感覺十足是真實版的Pokémon Go。與其到大型商場涼冷氣,倒不如計劃趁週末抽空前往荔枝窩探索一番吧!
撰文 / 翁煒桐(阿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