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私營界別對藝術科技的關注和投入日益增加,正好藉此時機制定香港發展為地區及國際文化中心的藍圖。本次研討會聚集麻省理工MIT的頂尖學者和從業員來討論這些關鍵問題:
1.怎樣定義藝術與科技之間有意義的聯繫?
2.由教育到實踐,怎樣真正培育人材?
3.對有關組織以及研究機構而言,創造具影響力的藝術科技生態需要甚麼關鍵要素?
形式:海外講者將以ZOOM形式參與;配合本地講者、主持與觀眾現場互動。
歡迎各界人士報名參加,費用全免;與藝術和科技行業相關的從業員和專科學生優先。
主辦單位: 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進念‧二十面體及團結香港基金
支持: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MIT Club of Hong Kong、阜博集團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屯門)資訊科技系
09:15 – 09:45 (GMT+8)
09:45 – 10:45 (GMT+8)
藝術科技的廣泛應用為敘事方法釋放怎樣的新潛力?作曲家及單簧管演奏家Evan Ziporyn與他的團隊會為大家介紹其團隊與MIT訪問藝術家Tomàs Saraceno創作的跨媒體、跨物種藝術項目─Anachnodrone/Spider’s Canvas(機械/蜘蛛畫布)。
Evan Ziporyn 是麻省理工學院藝術、科學與科技中心的總監,他也是Kenan Sahin榮譽音樂教授。他曾為馬友友、Brooklyn Rider、Maya Beiser、Ethel、Anna Sofie Von Otter、美國作曲家管弦樂團、波士頓現代管弦樂團、Iva Bittova、Terry Riley、Don Byron、Wu Man 和 Bang on a Can作曲或與之合作。 2017 年,他的編曲曾在 Ken Burns 、Lynn Novick’s The Vietnam War,以及 Silkroad 格萊美獲獎專輯Sing Me Home的2022年8月22日WIP 第三版本 (MIT Node)中出現。 他曾在波士頓、巴塞隆拿、紐約中央公園的夏季舞台、澳洲阿德萊德藝穗節、斯特拉斯莫爾音樂廳和許多其他國家和國際場所中,指揮管弦樂團表演重新演繹David Bowie最後一張專輯 Blackstar。他在今年的Big Ears Festival 中首次演出了Philip Glass’ long-lost Best Out of Three; 他與 Terry Riley 的全新合作將於11月首次公演。他近期的作品亦包括 Caveh Zahedi 365 Stories 播客的音樂,以及 Matthew Ritchie 的電影 Color Confinement 的配樂。
Ian Hattwick 是一位藝術家、研究員和技術開發人員,主力為專業藝術表演數碼系統的建立和應用。他對集體表演和創建多式硬件系統特別感興趣,期望以此探索和促進社交和具身 (embodied) 互動。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音樂科技,並指導MIT Laptop Ensemble (FaMLE);亦是音樂體驗設計初創公司 Heather Interactive 的首席技術官。
Christine Southworth (b. 1978) 來自馬薩諸塞州列克星敦市,是一位致力於創作串聯聲音視覺思像的多媒體作曲家。受到技術與藝術、自然與機器,以及來自世界各地文化的音樂交彙的啟發,她的音樂採用了來自人與自然的聲音,包括由發電機到蜜蜂、從巴厘島加麥蘭到火山地震聲檔。 她的作品曾在國際上由 Kronos Quartet、Calder Quartet、Bang on a Can All-Stars、Gamelan Galak Tika 和 Ensemble Robot 等樂團演出;作品曾在世界不同場地上演奏,包括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戶外音樂節、 波蘭卡托維茲的 OFF 音樂節、巴黎的東京宮、中國深圳的 Cre8 峰會和連線雜誌的 NextFest。 www.kotekan.com
Isabella 於2021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結構與材料的博士學位。她的研究旨在瞭解絲質材料和複雜三維蛛網的結構力學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如何在自然界發揮它的功能。她更使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視化三維蛛網複雜的建構建築及力學 —「資訊聲音化」— 顧名思義,是一種用聲音來體現抽象數據的方法。Isabella於2015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土木與環境工程碩士學位及獲得法國公共工程學院建築工程碩士學位。她現職為應用程式的全端工程師。
10:45 – 11:45 (GMT+8)
嶄科新技如何推動研究和豐富學習體驗?硬件以外,如何賦權學術界從概念轉化成應用?來自MIT.nano沉浸實驗室的講者將分享他們的心得。MIT.nano是一間連繫研究和創作沉浸科技的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和表演者的尖端實驗室;他們亦透過不同項目連接物理與數碼世界,包括:圖像化數據、虛擬化物體與空間、開發沉浸體驗的軟硬件概念、動態捕捉、設計擴增和虛擬實境 (AR/VR)的原型工具。
Brian Anthony在產品實現和資訊科技製造方面擁有超過25年的商業、研究和教學經驗、尤其於由市場驅動的技術創新、產品實現、創業和商業化層面。他早年的職業為一名創業家,為工業與科學視頻市場開托並指導產品之發明和方案,其產品推動了企業從初創公司成長為主導市場的發展。他獲得20項專利,發表了100多篇同行評議的文章,並獲得了由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艾美獎,表揚他在有關體育廣播技術創新的成就。
Praneeth Namburi 是 MIT.nano Immersion Lab 和 MIT 醫學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科學家,從事運動研究和教育工作。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電氣和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其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實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研究分離正負聯想記憶的神經迴路機制。其目前研究重點是高效、穩定和協調運動的生物力學。他從舞蹈和劍擊等專業運動學科的藝術家和運動員中汲取靈感,以研究熟練的運動技巧。
Talis Reks 是 MIT.nano 沉浸實驗室的 VR/AR/遊戲/大數據技術專家。Talis 於美國東北大學主修神經科學,畢業後獲得心理學學士學位。在輝瑞公司任職期間,他在光學顯微鏡核心部門鑽研虛擬和沉浸式技術領域,探索使用 VR 和 AR 進行科學研究和開發的方法。在輝瑞之後,他擔任世界上最大虛擬現實競技場 MindTrek VR 的運營經理和首席服務技術員,將 VR 遊戲帶給大眾,並建立自己的 Esports Arena 設施,用於競技電子競技遊戲。 在加入 MIT 之前,Talis 曾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工作,領導涉及科學計算、數據分析和交互式遊戲開發的各種 VR/AR 項目。
11:50 – 12:30 (GMT+8)
麻省理工學院2016年設立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旨在將香港帶到MIT,亦將MIT帶到香港。MIT HK Node開展多項關於智慧城市活動,以促進香港社會的包容、創新和發展。這些活動一直促進MIT師生、研究人員和校友的能力,以及他們與本土社區的合作。2019 年,MIT Node展開為期一年的「九龍東共融創新與成長項目」,讓來自不同背景的持分者首次共同合作。各方積極參與亦讓項目成為他們的溝通和合作平台,以實現共同目標─建立一個包容、適應力強、靈活、具彈性和機會均等的智慧城市—一個更美好的城市。
劉昇陽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建築學學士學位,其後深造於麻省理工學院,獲建築學碩士學位及城市設計證書。Sunnie相信城市設計師和建築師在建築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透過創新及可持續設計策略,認為以人為本的設計通過創新的可持續設計策略,可以促進社區的包容性。從事建築實踐及教學工作的劉氏着重關注「智慧城市」的議題,她的研究領域涉及社區包容性的創新建設,城市整體規劃設計及科技,城市流動性和基礎設施等。她希望拉近創意及創新的可持續設計策略與設計產業及弱勢社群之間的 差距。其進程包括,公布2020 年的研究計畫「九龍東共融創新與成長項目」,為中學生及大學生籌辦設計講座及設計思維培訓工作坊,定期促進專業人士,學術界,青年人,跨學科、跨平台、多方面的對話。
14:30 – 15:30 (GMT+8)
在法國社會學家Bruno Latour提倡的「新氣候體制」下,我們需要尋找新的詞彙去理解因氣候變化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向來關心遊戲、AR和機器學習等新媒體和技術的Urbonas工作室提出「沼澤」這個概念,視其為「共生關係」的豐富來源,可以推動各種生命形式的共存共創。Urbonas工作室兩位創辦人 Gediminas Urbonas和Nomeda Urbonas會介紹他們的「沼澤天文台」項目,以及他們與波羅的海藝術中心和瑞典公共藝術機構合作的最AR故事演講項目,展示他們如何利用參與式藝術作品去考察城市的環境、文化和技術等。
由Nomeda & Gediminas Urbonas(藝術家和教育家,出生於立陶宛)創立的 Urbonas 工作室專注於跨學科研究實踐,透過促進不同知識創造和藝術模式的交流,追求改革公民空間和集體想像的項目。工作室與來自不同文化和專業領域的專家合作,開發以實踐為本的研究模型,融合了多種新媒體、城市主義、社會科學、教育學和生態學的材料和技術。
Nomeda & Gediminas Urbonas多次參加國際展覽,包括威尼斯,聖保羅、柏林、莫斯科、里昂、釜山、光州和台北雙年展、Manifesta宣言展和Documenta文獻展、以及在威尼斯雙年展和巴塞隆拿納當代美術館的個展。他們的作品榮獲多項高級獎項,包括立陶宛國家獎(2007年);光州雙年展最佳國際藝術家獎(2006)和威尼斯雙年展最佳國家展廳提名(2007)。他們在2012年更獲得白南準獎提名。在2018年,Urbonas策劃了「沼澤學校」並代表立陶宛參加第 16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他們的書《沼澤與新想像 : 論藝術、建築和哲學中的共存未來》 (由Nomeda & Gediminas Urbonas和Kristupas Sabolius編輯)於2022年由斯騰伯格出版社(Sternberg Press)出版,並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發行。
15:30 – 16:30 (GMT+8)
這一節,本地從業員將討論與香港藝術科技相關的技術、研究和行業應用。對話希望就香港成為藝術科技研究、創新和人才發展的區域中心的未來發展提供戰略和戰術見解。
蘇曉明女士現為團結香港基金藝術及文化研究主任,專注藝術與文化領域的政策研究及倡議。蘇女士的公職包括多項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諮詢工作有關的任命,她現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也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限公司董事局成員。蘇女士擁有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音樂學及民族音樂學碩士學位,本身也是大提琴演奏家,並一直演奏至今。
艾袓華博士現為香港演藝學院副校長(學術)。他接受戲劇和表演訓練,取得人文科學學士學位、管理科學學士學位、戲劇碩士學位及戲劇博士學位,在過去的學術生涯中,先後於不同國家擔任不同崗位及涉獵不同範疇。他是一位活躍的學者,著作甚豐,研究領域廣泛涵蓋各學科和跨學科,並曾指導十多項博士生項目。
多年來艾袓華博士為不少機構擔任顧問,於2019至2021年間他為高等教育戲劇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atre in Higher Education,ATHE) 擔任會長。他曾出任 ATHE 表演研究焦點小組的主席,亦是該小組年會會前會議創辦人之一,該會議由2003年開始舉辦至今。他於2010年當選為 ATHE 會議副會長,並為美國戲劇研究協會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atre Research, ASTR) 協辦2016 年年度會議。
他現為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同行評審學院(UK 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AHRC) Peer Review College)成員、英國高等教育學院(Advance Higher Education) 高級院士。現時,他為四家學術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定期獲邀評審各出版社和期刊的投稿,及經常獲邀到世界各地演講,並為表演研究相關的國際會議以及美國烹飪學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等發表主題演說。
潘明倫教授現職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專責三個重點研究領域與六所跨學科研究實驗室的成立與發展。潘教授同時是孔憲紹博士音樂教授,以及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他正領導一系列處於藝術與科學最前沿位置的研究項目,現時並是由研究資助局主題研究計劃撥款(港幣5,284萬)進行之五年期研究項目「香港人機共生藝術創造平台技術建設」的副統籌該項目旨在利用科學技術的力量從根本上推動藝術領域的人與人工智能互動。他也是全球首個人工智能樂團──圖靈人工智能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和聯合創始人。
余翠媚女士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經理(表演場地管理及策劃),負責監督東九文化中心及新界區七個表演場地相關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以及規劃署方轄下的全新表演場地。
王揚斌,阜博集團創始人,199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工學士學位; 1993年畢業於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獲碩士學位。是網路音視頻、融合媒體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識別等相關領域的資深技術專家,也是影視文化產業以及數字版權管理發行領域國際知名商業領導者,其倡導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應用對數字經濟下影視產業內容面向消費者發行、版權保護具有變革意義。2017年,憑藉自主研發的影視內容識別技術在內容價值及版權領域的突出貢獻,阜博集團榮獲美國國家電視藝術與科學院頒發的第69屆艾美獎(技術與工程類)。同時擔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全球數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華南工業技術研究院融合媒體大數據技術應用研究中心主任、浙商總會科創委副主席、浙江大學香港校友會副會長。
劉昇陽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建築學學士學位,其後深造於麻省理工學院,獲建築學碩士學位及城市設計證書。Sunnie相信城市設計師和建築師在建築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透過創新及可持續設計策略,認為以人為本的設計通過創新的可持續設計策略,可以促進社區的包容性。從事建築實踐及教學工作的劉氏着重關注「智慧城市」的議題,她的研究領域涉及社區包容性的創新建設,城市整體規劃設計及科技,城市流動性和基礎設施等。她希望拉近創意及創新的可持續設計策略與設計產業及弱勢社群之間的 差距。其進程包括,公布2020 年的研究計畫「九龍東共融創新與成長項目」,為中學生及大學生籌辦設計講座及設計思維培訓工作坊,定期促進專業人士,學術界,青年人,跨學科、跨平台、多方面的對話。
16:30 – 17:00 (GMT+8)
冼超舜博士在加拿大、矽谷和大中華區工作了 25 年,曾在 VMware、Cisco Systems 和 Nortel Networks 擔任系統工程、產品管理以及銷售和營銷方面的高管職位。他對新興技術和關鍵市場轉型趨勢有濃厚的興趣,例如互聯網/Web、雲計算、移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新的商業模式。他目前是香港數碼港管理公司董事會成員。2011年至2017年,他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任命為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成員。他於 1997 年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學習技術管理,並獲得管理科學博士學位;並於 2005 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完成了投資管理碩士學位。
華人科技媒體藝術先鋒 ,修讀建築,從事劇本創作、劇場編導、多媒體及舞台設計、建築設計、藝術教育、文化政策評論等工作,是跨界劇場及多媒體劇場先鋒,作品曾應邀於20多個中國內地及國際城市演出。2017年起策畫「Z Innovation Lab舞台創新實驗室」,發掘表演藝術與舞台嶄新科技藝術的結合。2020年憑「進念舞台創新實驗室2019」獲「德國紅點- 品牌與傳達設計大獎」。
11:00 – 12:45 (GMT+8)
來自聲音技術領先世界的d&b audiotechnik的講者會介紹他們的教育計劃,包括工作坊、研討會和網絡研討會等,以及d&b如何為學界和不同組織提供教育支援。他們還會介紹聲音景觀製作工程師認證 (SPEC) 課程─ 全港首個為專業聲音工程師應用d&b Soundscape 技術而設立的官方認證課程。他們亦會分享其對聲音設計、音頻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和教育的見解。
加入d&b超過5年,大中華地區Soundscape系統先鋒團隊之一,曾參與多個沉浸式聲音系統建設,包括進念二十面體的實驗劇場演出、《我們的音樂劇》、《港樂、星夜、交響曲》、《倫敦愛樂樂團》音樂會放映等; 及Soundscape 系統安裝項目包括元朗劇院、香港文化中心、科技大學等。同時,他亦致力拓展市場,參與了多個大型港、台音頻系統安裝項目,包括: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台灣圓光佛學院和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
曾在工程公司負責音響系統設計及安裝工程、系統調試及產品售後服務工作。參與工程包括:大型會堂及劇場: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大會堂、荃灣大會堂、香港文化中心劇場,亦有參與設計香港及國內娛樂場所、酒吧、學校等音響系統、亦曾擔任現場混音等工作。
14:00 – 15:30 (GMT+8)
此環節中,三名來自香港的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將就他們跨學科的發展,包括藝術、建築、編碼、科技、和教育等領域的創作和事業發展分享心得。
劉昇陽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建築學學士學位,其後深造於麻省理工學院,獲建築學碩士學位及城市設計證書。Sunnie相信城市設 計師和建築師在建築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透過創新及可持續設計策略,認為以人為本的設計通過創新的可持續設計策略,可以促進社區的包容性。從事建築實踐及教學工作的劉氏着重關注「智慧城市」的議題,她的研究領域涉及社區包容性的創新建設,城市整體規劃設計及科技,城市流動性和基礎設施等。她希望拉近創意及創新的可持續設計策略與設計產業及弱勢社群之間的差距。其進程包括,公布2020 年的研究計畫「九龍東共融創新與成長項目」,為中學生及大學生籌辦設計講座及設計思維培訓工作坊,定期促進專業人士,學術界,青年人,跨學科、跨平台、多方面的對話。
關子維是一位藝術家、遊戲設計師,及技術專家。他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藝術,文化,及科技碩士學位。他的藝術作品包括實驗電腦遊戲、虛擬現實體驗、互動裝置,及飛行表演等,曾於奧地利林茨國際電子藝術中心、國際包豪斯研討會、德國ZKM新媒體藝術中心、上海當代藝術館等場域展出,並曾奪得麻省理Harold and Arlene Schnitzer Prize、Prix Ars Electronica 特別表揚獎、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新秀獎等。另外,他的其中一個電腦遊戲作品獲香M+博物館永久收藏。關氏現於香港演藝學院擔任講師,以及在該校發展與沉浸式技術、虛擬世界和表演藝術相關的研究項目。
Kwan Queenie Li 的實踐涉獵錄像、攝影、裝置、表演和寫作,在跨學科背景下探索表演性和科技政治。她擁有牛津大學的藝術學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藝術、文化和科技碩士學位。獲得的獎項包括牛津Stuart Morgan 藝術史論文獎、麻省理工學院Enterprise Poets寫作獎以及Harold and Arlene Schnitzer Prize。她的作品曾獲國際資助和展覽,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 Thresholds Journal Vol.50 (2022)、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香港館(2021)、藝術儀貳(2021)、Ars Electronica RIXC Garden(202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和美國New Museum合辦的 IdeasCity (2020)、香港信言設計大使研究資助(2019)等。她於 2020 年至 2022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研究生教學獎學金,並自2022年秋季起在香港大學創意傳播文學碩士課程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