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黃家正「神樂三部曲」
神唔神
以無所得 無中更能生有
神唔神
以無所得 無中更能生有
簡介
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便是神?
以無所得,無中便能生有,禪與心靈,音符與鋼琴……概念從找到自己的「正道」開始。
這是黃家正前所未有的一次集音樂、哲學與多媒體影像的藝術創作——他企圖以藝術家身份,告訴我們,如何從經典故事裡找到愛、如何思緒人生,還要在劇場中讓每位觀眾感受藝術和宇宙及禪意的共同性。
演出曲目
I 無中⽣有
1. 給愛莉娜 – 帕特
2. 魔鬼的階梯 – 利蓋蒂
II ⽣生不息
3. C小調帕薩加利亞舞曲,作品 582 – 巴哈 / 拿奧莫夫
4. 鏡中鏡 – 帕特
III 神唔神
5.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6「槌子鍵琴」 – 貝多芬
創作筆記
中文是我的母語,不用那麼多字。
在準備今年的獨奏演出時,我發現我對這節目的思義比兩年前深入很多。這也是藝術家們為何需要用時間去浸淫的原因:it grows on you.
我曾經想過把這節目的名字改為「身為人」,但想想下又覺得會「忘記初衷」。因為「身為人」是有了答案之後的回想、但「神唔神」才是初想。
這節目是我彈奏過所有音樂會中最哲學性的,也是最挑戰性的(也所以是我這一刻最喜愛的)。第一part「無中生有」,不用解釋。第二part「生生不息」,也就是生命之本體。從魔鬼的階梯旋轉宇宙到巴哈無限輪迴,「鏡中鏡」自我尋覓,當中有着調性之細微關係,詳盡可看英文版。
貝多芬這一首巨著述盡人生之所有。主觀切入,四個樂章可代入「社會」、「生活」、「人性」、「靈魂」之歷。
解義不用那麼多字 : 留白便可。
——————
我20歲初有幸認識進念・二十面體之藝術家們,被他們的前穎觀點從中啟發不少。
在30歲前有機會一起探索藝術與社會人生之無限可能,啟獲太多,是吾弟之最高榮幸也。
購票
團隊
鋼琴獨奏:KJ黃家正
視覺及創作指導:胡恩威
製作經理及舞台監督:周俊彥
執行舞台監督:陳斯琹
錄像製作及控制:陳穎
燈光設計:張素宜
音響設計:夏恩蓓
創作統籌:鄭敏君
音樂助理:蕭慧覺
助理舞台監督:陳安琪
髮型:何文麗
服裝助理:陳偉兒
舞台助理:陳健恒
藝團經理 (行政及財務):陳世明
藝團經理 (節目):簡溢雅
高級節目經理:周寶儀
節目經理:何彥羲
助理節目經理:翟桐、鄭國政
節目及藝術行政見習:洪婉禎、楊靜瑤
實習生:陳思朗、李倩瑜、湯依菱
攝影及照片提供:Charlotte in White
平面設計:翟桐
平面設計助理:張焯珩
宣傳短片:Charlotte in White(宣傳片)、陳穎、鄭國政(訪問)
英文翻譯: 慕容玉蓮
贊助

